非硫化矿浮选,你又了解多少呢?

2019-09-12

  相较于硫化矿物浮选,非硫化矿物浮选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要原因在于非硫化矿通常具有较高的水溶性,且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通常是相似类型的矿物,表面性质差距较小。那么,在浮选分离非硫化矿物时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呢?

  常见的非硫化矿物包括各种氧化矿、碱土金属矿物、铝硅酸盐和可溶盐等,如钨矿、(钛)铁矿、孔雀石、菱锌矿。在浮选分离非硫化矿物时,我们可以从非硫化矿物的性质和所选的浮选药剂两个角度,来解读非硫化矿物浮选中的共性与特性,更好地浮选分离非硫化矿物。

非硫化矿表面性质与矿浆的处理

  由于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的表面性质差距较小,浮选分离较为困难,因此需要尽可能增大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之间表面性质的差异性。我们能够从PH值、药剂作用时间、搅拌强度、水质、以及各阶段的温度等方面入手,改变矿物表面性质的差异。


  以温度为例,可以通过适当调整温度的方式来改善有用矿物的可浮性或增加脉石矿物的抑制能力。例如,在使用脂肪酸类捕收剂浮选萤石,矿浆温度在5~35摄氏度范围内时,萤石回收率逐渐上升,回收率的增长速度逐渐降低;在浮选白钨矿时,高温可以提高水玻璃对方解石和萤石的抑制能力。

  此外,在分选前,非硫化矿物通常还需要较为复杂的矿浆准备过程,这一过程包括擦洗、脱泥、加热调浆、高浓度搅拌等。




  其中,脱泥是比较常见且关键的作业之一,非硫化矿物中产生的细泥不仅会消耗药剂,还会附着在粗颗粒表面,干扰分选过程。部分细泥中可能还包含大量有用矿物,因此有时脱泥物料会被分成粗粒、细粒两个粒级分别进行处理。